去親戚家吃飯,看上去一桌菜很豐盛,仔細一看:趕緊斷交

Post by @i_lovememe520
View on Threads

在生活中,去親戚家吃飯原本應該是一件溫馨又開心的事,但有時候也會碰上讓人有點尷尬的小插曲。就像這次,我滿心期待地赴約,看到桌上滿滿一桌菜,原本肚子都餓了,結果一看才發現——全是預製菜,加熱完就直接上桌的那種。

那一瞬間我有點猶豫,這頓飯,到底要不要吃?

從健康的角度來看,身為一個學過生命科學的人,我很清楚預製菜跟現做的菜在營養上有不小差別。為了保存、維持口感,預製菜常會加很多調味料、防腐劑,吃多了對身體多少會有負擔。反觀新鮮食材現煮的料理,營養比較不容易流失,對身體自然比較好。

說真的,我心裡其實沒那麼想吃預製菜。

但眼前這桌菜,畢竟是親戚用心準備的,滿滿一桌,也看得出來他們很有誠意。或許他們覺得預製菜方便、好看又多樣,是招待親友的好選擇。他們花時間準備這些,也是一種心意。要是我因為是預製菜就完全不吃,可能會讓人覺得我太挑、掃了大家的興,反而破壞了聚餐的氣氛。

對不太會煮菜的人來說,預製菜也算是一大救星。省時間、省力氣,不用太厲害的廚藝,只要加熱就能端出一桌像樣的菜。口味也經過設計,大多數人吃起來都不會覺得差。

其實,預製菜越來越普遍,也反映出台灣人現在生活節奏真的變快了。大家為了省時省力,會選擇這種更方便的方式來吃飯。不過說到底,健康還是最重要的。如果時間跟條件允許,還是建議多用新鮮食材,好好煮一頓飯,不只能吃得健康,也是一種對生活的用心。

想著想著,我最後還是決定吃這頓飯。

我抱著感謝的心,去品嚐親戚的用心,同時也默默告訴自己,等以後有機會,可以和親戚聊聊健康飲食的觀念,也許下次聚餐,我們就能一起享受一頓用新鮮食材做的家常菜。

這場預製菜飯局也讓我體會到,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各種觀念或選擇上的拉扯。在人情味跟個人堅持之間,要學著找到平衡點。尊重別人的付出,也堅持自己的健康理念。只要多一點理解、多一點分享,或許彼此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美好。

延伸閱讀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👉https://lihi3.cc/c5H8h

(3452)

x
快來加入LINE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