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道裡長了息肉,上廁所時會有3個提示!

Post by @i_lovememe520
View on Threads

大家常說一句話:「人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,怎麼可能不生病?」
其中,腸胃就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器官之一啦~

現在生活步調快,加上外食、宵夜、熬夜、抽菸、喝酒都變成習慣了,有時候上廁所突然發現嗯嗯怪怪的,或是肚子偶爾會隱隱作痛。
很多人當下沒當一回事,結果去檢查才發現——竟然是腸息肉在搗蛋!

01|什麼是腸息肉?

腸息肉其實就是長在腸道裡的小小凸起,大部分是良性的,但有些如果放著不管,長久下來可能會變成大問題,像是演變成腸癌也不是不可能。

哪些人容易長腸息肉?

1. 生活習慣不好的人

你是不是每餐都離不開重口味、炸的、辣的?
愛吃香腸、臘肉、火腿這種加工肉類?再加上幾乎不運動,長時間坐著、躺著,腸胃的蠕動就會變慢,毒素和殘渣卡在腸道裡太久,就可能刺激腸道黏膜,讓息肉有機會冒出來。

2. 有家族病史的人

如果家裡有人得過腸息肉,那你也要特別注意,因為這跟遺傳有關,身體可能帶有相關基因,比別人更容易長出來。

預防腸息肉,記得做好這4件事!

✅ 1. 吃得健康一點

平常多吃蔬菜水果、全穀類,像是香蕉、火龍果、蘆筍、芹菜、地瓜、玉米、山藥這些,富含纖維,能幫助腸胃蠕動、排便順暢,把毒素帶走,自然就比較不容易出事。

另外少吃油膩、辛辣跟加工食品,對腸胃比較友善。

✅ 2. 多運動!

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,像是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騎腳踏車都可以,不只幫助腸胃蠕動,還能提升整體免疫力,氣色也會更好~

✅ 3. 戒菸限酒

抽菸會傷害腸道黏膜,喝太多酒也會影響腸胃功能。想要保腸保命,真的要少碰一點。

✅ 4. 定期做腸鏡檢查

腸鏡就像是腸道的「照妖鏡」,可以幫你提早發現問題。如果你是高風險族群(像是50歲以上、有家族史、或長期有腸胃問題的人),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;一般人每3~5年檢查一次也很OK。

記得喔,腸息肉如果早期發現,處理起來其實沒那麼複雜,越早處理效果越好!

如果你本身有像是潰瘍性結腸炎、克隆氏症這類的腸道慢性病,更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,把發炎控制好,才不會讓腸道長期處在刺激狀態。

延伸閱讀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
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👉https://lihi3.cc/c5H8h

 

(2125)

x
快來加入LINE好友